关于《构建长效课堂,培养关键能力》的学习体会
随着社会的发展,科技的进步,对学校的要求就更高了,所谓“质量求生存,质量求发展”。而学校质量提高的关键是如何构建有效而且是长效的课堂,培养学生一些关键的能力,让学生掌握这些能力后,能充分利用这些能力进行后续的学习,后续的发展。
通过几年的教学改革,现阶段新课改倡导的新理念、新教材、新方式、新方法广大教师有所接受。课堂教学基本改变了过去那种“过于强调接受学习、死记硬背、机械训练”的状况。初步建立了以“主动参与,乐于探究,交流与合作”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,体现了新课改“以人为本”、着眼于学生发展的特点。但发展不平衡,传统陈旧的、低效的甚至负效的课堂教学仍然随处可见。课堂教学中仍充斥着一些普遍问题:
1、不放心,讲得又多又细又繁,简单问题复杂化;
2、教学模式生搬硬套、鹦鹉学舌、形式化表面化;
3、教学要求过高,容量、密度不当,针对性不强;
4、时间安排不科学,前松后紧,最佳时间未把控;
5、教学信息的反馈评价矫正不及时,累积误差大;
6、课堂检测不落实,题目不分层次,时间没保证;
7、学法指导不到位,习惯养成不落实,重教轻学;
8、滥用多媒体教学,放电影似,用机灌代替人灌;
9、重知识轻能力,重智力轻非智,重方法轻规律。
教育部在新一轮的改革中提出的战略主题:当前最根本、最集中、最迫切的,是要切实增强质量意识,提高教育质量。课堂要创新教育内容方式,深化教育改革,提高教学水平,要深入研究、真正尊重、切实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,按规律办学、按规律育人。因而在课程改革上要从课堂、老师、思想观念、方式方法、遵循规律上进行改革。通过课堂改革从而杜绝负效课堂,远离低效课堂,减少短效课堂,追求高效课堂,探索长效课堂。
对于高中教育阶段而言,构建高效、长效的.课堂,就应该突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,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,引导学生具备独立思考、逻辑推理、信息加工、学会学习、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素养,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;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,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,学会与他人合作,学会过集体生活,学会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,遵守、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;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,激发学生好奇心、想象力和创新思维,养成创新人格,鼓励学生勇于探索、大胆尝试、创新创造;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,引导学生适应社会需求,树立爱岗敬业、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,践行知行合一,积极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。才能达到教学最终目的是能够让学生掌握关键能力,让学生能终身发展。
文档为doc格式
【《构建长效课堂,培养关键能力》的学习体会】相关文章:
Copyright © 2024 音豪心得网 www.lydzgg.com 版权所有